石泉县创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方式,通过“面对面”交流、“手牵手”帮扶、“心贴心”服务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、能力和自觉,打通教育实践活动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面对面”交流,由群众“上来”向干部“下去”转变。建立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,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蹲点调研,走进群众家里、走进田间地头、走进学校医院,访企业、看项目,拜群众为师,用真诚真心换来群众的真情真话。今年以来,全县机关干部下基层包村包户工作中对常住户走访率达95%,保持经常联系的城乡群众达12000余户、5万多人,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600多条,撰写“民情日记”16000余篇,撰写调研报告250余篇。通过干部走下去,一线抓调解,实现早排查、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控制、早解决,全县各类矛盾化解率达到93%,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5%。
“手牵手”帮扶,由“部门帮”向“干部帮”转变。石泉县以“一问三包五联”为教育实践活动载体,坚持把党员干部作为主力,改过去“部门整体帮”为“干部精准帮”,33名县级领导、211名科级领导、1000名优秀年轻干部以“一对一”和“多对一”的形式分别对应包联11个镇、211个村(社区)和1000户贫困户,根据包联对象实际情况,分类施策精准开展帮扶活动。以此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践行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认穷亲、接地气、转作风,积极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。目前,全县党员干部为民办事7000余件,引进致富项目180个,协调发展资金800万元,举办实用技术培训40余场次。
“心贴心”服务,由被动“等”向主动“办”转变。“你好,我是县委组织部的,今天来你这,是来听听你现在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组织部门帮助的,或者对我们组织部门有什么意见建议?”中池镇高益村老党员赵以点见到上门走访的县委组织部干部后,连呼想不到。“想不到县委组织部会到我家中上门走访。”而这仅仅是全县党员干部“心贴心”为群众服务,由被动“等”向主动“办”转变的一个缩影。活动中,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访民情、解民忧,引导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变“坐班服务”为“跑腿服务”,主动走进基层,深入群众生产生活,寻找群众所面临或将要面临的困难,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用真心和诚心赢得了民心。